对于孤独症孩子而言,社会交往障碍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也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学校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孩子相处,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会抢夺,看到其他孩子哭泣时却会笑......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孩子与他人顺利交往。
孤独症孩子的社交障碍主要与他们的“共情缺陷”有关。因此,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对于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拓展内在情感体验非常有帮助,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
那么,如何提高孤独症孩子的共情能力呢?共情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变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情感需求。
要改善社交障碍,就必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帮助他们在生活经历中真正地理解他人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通过“共情的示范”,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肯定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让孩子理解他人情绪和感受的前提。当孩子表达某种情绪时,即使这种情绪可能不正确,我们也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及时给予足够的回应。
2. 适时引导孩子如何做。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共情。家长可以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引导孩子积极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感,向孩子传达共情的思维模式。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3. 为孩子创造共情的环境。孩子的共情能力缺陷与他们平时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真实的生活场景来训练孩子的情感识别能力。家长应该努力在家庭环境中有效地陪伴孩子,创造有意义的亲子互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更多共情的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与他人交流和社交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