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情绪行为障碍的干预,需要注意这几方面!孩子情绪爆发一直是困扰着许多家长的难题。孩子往往会发脾气、打人、哭闹甚至尖叫,让家长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家长需要了解孩子最主要的问题所在,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孩子想要某个东西,但得不到时就开始扔东西、哭闹,那么这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共享控制。
共享控制是一种在社交环境中调节焦虑的补偿策略。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规则做事情,符合规则的事情是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的。而在社交中,如果别人的玩法、行为和他的规则不一样,他就会认为对方是规则破坏者,进而产生焦虑。
没有建立共享控制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有的事情他能控制,有的不能控制,只做自己喜欢的活动,不感兴趣的就不愿参加。这种问题在发育迟缓孩子和孤独症孩子中特别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将其作为常规来评估和干预。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共享控制呢?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当…然后”策略。先让孩子做一些简单可行的事情,当孩子完成后,然后才可以去做某件事。这不是征求孩子的意见,而是让孩子知道这些事情会发生,没有别的选择,要想继续其他事情只能选择去做。这种策略不仅仅是在孩子发脾气或者碰到他特别想要东西的时候才干预,而是让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给孩子养成习惯——先完成别人的指令,别人才能满足他。
其次,我们可以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直接满足孩子,并且要延迟他的满足。选择有点喜欢,孩子完成要求后过几个小时再给他。孩子情绪问题与问题行为的出现,都会反映出孩子所具备的能力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所以对于孩子的干预,我们要从情绪问题或问题行为的功能出发,找出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或问题行为的前因,然后再结合孩子的行为与产生行为后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
最后,早发现早干预,将长短期目标结合。短期目标着重干预孩子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期目标则是加强孩子社交技能、情绪管理、自我管理等,最后长期目标是提高孩子的生活品质和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共享控制,从而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